拼凑不是创新,品质才是中国品牌的关键
几天以前,华为品牌在新手机荣耀5C的发布会上公然炮轰国产手机品牌:拼凑配置不是创新。华为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除了需要勇气以外,更需要底气。小编不禁想到中国品牌汽车,必须承认,虽然拼凑配置也曾是中国品牌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同样也算不上创新。
客观的说,中国品牌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岔路口,各个品牌都在市场快速变化的格局下寻求突围。如果在市场处于变革的时候不能向上一步,继续缠斗在低价、先求有、加塞配置等初级阶段,即有可能失去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机会。
把握消费潮流的大势。
近两年,我们能够经常听到的市场热点基本上都是:新能源、无人驾驶、消费群体年轻化和消费升级。事实上,这些也确实代表了市场潮流的大势。但小编认为,所谓把握消费潮流的大势,并不单单指车企抓住了当下的一个热点,就算成功。而实质是,要有把握这种消费潮流大势的能力。
品质仍然是汽车市场比拼的主旋律。
无论市场的消费潮流如何变化,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品质仍然是基础。
但客观来说,无论哪个企业选择进入市场,都不可避免的将卷入到价格战当中。但以往中国品牌把战略仅仅放在低价高配这一点上,这种用配置和价格堆出来的品牌形象十分脆弱,因为低价高配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能力可以做到。而例如合资品牌或者说豪华品牌等,它们同样也在它们所在的细分市场有提高性价比的做法,但它们的基础仍然是立足产品的本身,也就是品质。
无论是消费水平升级还是中国车市步入缓增长的新阶段,都决定了品质将会是下一个阶段竞争的焦点,换言之,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才有可能提高溢价能力,来弥补早先脆弱的品牌能力。
立足现在,提高核心研发能力。
事实上,有了明晰的定位和方向之后,如果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让概念落地,将成为中国品牌突围成功的重中之重。
关于研发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繁多的体系,不过很庆幸的是,在一些中国品牌的身上已经看到了在这方面的努力。
2015年,长安汽车以100.7万辆的年销量领先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同比增长高达30.9%。在数据的背后,应该看到长安自主乘用车能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其注重产品技术研发不无关系。长安汽车总裁朱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长安要继续打造高端产品,包括新技术应用会加大投入。据悉,在长安的全新战略规划中,技术研发是重点,下一个5年将投入300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在4月份奇瑞之夜的活动上,我们也看到了代表奇瑞研发实力的上海技术中心(CTCS)亮相。该中心汇集了全球顶尖的汽车人才,致力于开发奇瑞全新的下一代车型,是奇瑞实现新战略的“火车头”。CTCS招募了来自于宝马、通用、福特等国际汽车公司的人才,与总部研发中心共同构架领先的奇瑞全球化研发体系,将奇瑞的研发能级和产品力提升至新的高度。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
- 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
- 普法宣传进企业 优化营商促发展
- 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青岛召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133家中国企业上榜!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
- 全球巨头工厂爆炸,暂无复产时间,国内
- 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 菏泽市19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
- 致同国际商业报告:中国企业领导者对经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形势正在“迅速恶化
- 云南镇雄刘邦富旧冤未雪又添新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