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给了江西绿色的眼睛
生态给了江西绿色的眼睛,用这双充满活力的眼睛看世界、谋发展,相信一定会绘制出更加美好的蓝图,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优化的目标。

“江西真的太美了,这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从9月21日,首届凤凰全媒体江西行暨中部六省全国重点新闻网站江西行活动圆满收官。凤凰网知名博主、留德学者杨佩昌的这一微博留言,道出了采风媒体人士的心声。而几乎所有去过江西的人,也都会再度记起并久久回味记忆中那个郁郁葱葱的绿色江西。
无论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赣州,到处流动着浓郁的绿意。可以说,江西之美,已成为一种强劲的后发优势,正在推动江西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新路。
江西究竟有多绿?据披露,江西去年各项环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9%,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质达标率为100%。南昌、九江等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0%,所有设区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这样的综合绿色指数,全国罕见,已成为江西的一张名片。
不仅如此,亮眼的生态指标背后,则是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施政共识。江西并没有躺倒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优势上,而是明确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不以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用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的话说就是,“如果为一时发展而污染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目前,江西将生态保护将与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等并列为一级考核指标,并在全省划分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重点生态区三类县(市、区),选取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等9个关键指标,实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评价。
事实上,强力约束的结果非但没有窒碍经济发展,反而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拓宽了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江西生产总值(GDP)达7203.5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四位、中部省份第一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前列,创下了22年来最好位次,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征途中跳出绿色的舞步。
以南昌为例,这个被誉为“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的中部省会,正强力实施工业、服务业、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四个“三年强攻计划”,全力打造汽车、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4大千亿产业和医药、航空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机电制造5个五百亿产业。而其固有的生态优势,也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为拥有共和国红色基因的井冈山,更是打出“生态井冈、精神家园”的旗帜,以其人文、生态交织融合的独特之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2012年9月,我初上井冈山,在感受茨坪、黄洋界、红军医院等红色遗迹人文之美的同时,也被井冈山的漫山苍翠吸引。那天晚上,天空中飘着细雨,人们披着雨披观看实景演出《井冈山》,人、景、情完全融为一体,空气清新、润泽,弥漫着“十送红军”的浓浓情意。
生态给了江西绿色的眼睛,用这双充满活力的眼睛看世界、谋发展,相信一定会绘制出更加美好的蓝图,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优化的目标。
习近平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江西这些年的先行先试实践,验证了绿色崛起的可行性。而这样一实践,对于国内其他地区也同样有参照价值。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