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宰客风波不能息事宁人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0-06
导读:宰客也好,敲诈也好,制度概念上首先不是旅游上的问题,而是商业经营与市场监管问题。 有网友微博爆料:在一家大排档吃饭,结账的时候发现大虾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只!这件...
宰客也好,敲诈也好,制度概念上首先不是旅游上的问题,而是商业经营与市场监管问题。

有网友微博爆料:在一家大排档吃饭,结账的时候发现大虾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只!这件事发生在青岛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排档。该网友和一桌南京游客同时报警,最终,南京游客一桌1380元,给了800;这位网友一桌2700,最后给了2000。网友表示“真的对这种处理方式好失望”。
旅游中最影响情绪的事,莫过于跟团游被强迫购物,自助游吃饭挨宰。过去,宰客且屡治屡犯,曾给三亚形象和旅游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相信应该没有人希望步这个后尘。当然不是说,一盘天价大虾,一定就能毁损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但怕的是,对小患的不在意,会埋下更多的后患。因为频曝宰客而又治理乏力,结果引发各地网友集体抵制“某地游”的情况,可谓殷鉴不远。
说好了的一份虾38元,算账时就给变戏法成一只38元,报警后,虽得到一些“免单”,但爆料网友仍表示失望。换了我,我也不会满意。但警察不是管物价的,也不管商业欺诈,只能给双方调解。这个事,还得找物价、工商等部门讨说法。而相关部门能否依法处理,还消费者公道,或许决定着“青岛旅游”这个品牌的估值。
当然,宰客也好,敲诈也好,制度概念上首先不是旅游上的问题,而是商业经营与市场监管问题。不管出于哪个角度的考量,相关部门都要依据物价、工商管理法规依法调查和处理。即便是当地市民被宰,与旅游没有任何关系,也应依法办事,该重罚的就重罚,而不是息事宁人。本质上,这一事件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范畴的问题。所以,希望舆论对“一盘大虾”的吐槽,止于“大虾”,而当地也能依法妥当处理,以平息舆情中的激愤情绪。
最新资讯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