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灾区促重建 助力就业为民生
琪雅公司
位于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内的四川琪雅服装有限公司(下称:琪雅公司),是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芦山强烈地震后,秉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建深情,在德阳市政府的协调引导下,四川琪达成为首家在灾后入驻芦山的产业援建企业。
2014年1月18日,琪雅公司的厂房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破土动工;7月15日,公司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让灾区群众看到就近持家致富,不再背井离乡的希望。
如今,琪雅公司不但吸纳了芦山群众在这里就业,甚至其他县区的群众也到这里上班。灾区群众安居乐业,企业稳步发展,琪雅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把企业“做精、做强、做长”,实现民营企业跨越式发展。
就业机会带来生活新希望
“五一”假期前,琪雅公司的职工也开始陆续放假休息,生产车间内值守的员工已经不多。裤子1组的生产区域内,32岁的残疾工人王学彬还在踩着缝纫机,认真地缝合手中的半成品。
“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自己就能养活自己。”谈及就业后的感受,王学彬满脸笑容。
王学彬是雨城区严桥镇人,从小身体残疾。琪雅公司落户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并面向地震灾区招收工人后,王学彬怀着忐忑的心情报名应聘。
“残疾人不容易找到工作。”王学彬说,来到琪雅公司后,这里并没有排斥他;在参加完缝纫技术培训后,他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如今,1年多时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一名熟练工人。
吃住全包,工资是纯收入,王学彬非常满意。他坦言,厂里的负责人对他很关心,工友们对他也很友善,能在琪雅公司上班很幸福。对于未来的生活,王学彬充满了信心:“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才能遇到这样的好机遇。琪雅公司让我找到存在的价值,相信我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扎根灾区展现企业责任心
聘用残疾人,企业承担的风险要更大一些。但琪雅公司副厂长彭申贵表示,到芦山来建厂,就是为了帮助和支援灾区群众,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良心。用6个月时间建起厂区,“琪达速度”是为了灾区能够早日旧貌换新颜、群众早日致富奔康。
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工程4条生产线配置完备;三万平方米、可供1800人就业的现代化厂房投入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解决周边1800人的就业问题;年产各类高档职业装200万件,年产值可达5亿元,利税6000万元。一组组数据,显示了琪雅公司援建灾区的深情厚谊。
为展示琪雅公司扎根芦山的决心和信心,彭申贵介绍了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确立了人才长远培养目标,计划在3—5年内所有高、中层管理人员要达到MBA管理水平,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人数要达到现有管理人员数的20%。对于技术工人的培训,要求“专一、会二、懂三”,即精通一道工序、会做二道工序、能懂三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琪雅公司把企业长远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制订了企业五年发展目标,达到全国定制服装行业的前三名、全国服装行业的前二十名,确保西部服装行业第一名的地位。用5—10年时间,做好公司上市的准备工作。
“随着琪雅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群众受益。”彭申贵说,公司不仅是要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是要帮助他们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用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他们的增收致富带来保障。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肖科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