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让科技势能变成发展动能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征程中,我市着眼于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发挥原有产业优势,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市“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积蓄新能量。今天起,《大连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新兴产业、新生动能”,首先来关注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当前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市加快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着力发展以储能产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力争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积蓄动能。请看报道:
近日,一款来自大连的新型集装箱式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在美国东部地区颇受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分部式电站建设。这种产品不但性能优良,能够夜间充电、白天放电,化解风能、太阳能等的消纳难题;而且经济耐用,有效寿命达到十五年,而企业五年就能收回成本。
研发这款产品的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备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企业,通过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联合攻关,成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件,完成20余套应用示范工程,还牵头制定了十几项行业标准,初步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上下游自主配套的产业链。
在发展钒液流储能装备的同时,我市还在传统锂电池上持续发力。依托花园口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配套优势,我市已实现电解液、离子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和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储能电池全产业链装备服务能力。大连宏光锂业公司开发出超高温石墨化炉,自主生产高端电池负极材料,大幅提升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
当前,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正成为全球发展重点,但风能、太阳能存在低密度、间歇性等弱点,而储能技术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据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储能产业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我市依托科技优势,适时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将储能产业培育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点。
除了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储能产业,我市还确定了其它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十三五”时期,将加快推进国家第三代核电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争取四代核电技术国产化布局;大力推进风电装备产品的系列化和规模化,建设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电核心零部件研制基地;推进智能电网设备及相关部件制造。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