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民企借“产学研”获突破发展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5-17
导读:大连民企借“产学研”获突破发展...


  关注大连民营企业的动态。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我市一些民营企业借助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密切“产学研”关系,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获得技术突破,赢得发展契机。来看报道。
  大连金玛硼业集团成立之初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钢铁、石化、煤炭等领域的特种陶瓷材料碳化硼。但眼下其碳化硼产品却跻身核电装备市场,今年仅国内订单就接近4亿元。金玛硼业高级工程师韩春源:现在已经有四种到五种的产品已经进入核电产品。从传统的“黑色系”产业链~转战到核电装备领域,这家民营企业借助的是“产学研”联合这条路径。在预见核电装备市场潜力巨大之时,企业就主动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而为完成这一课题,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化物所等单位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先后在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以及国家级技术中心,完成了十多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金玛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延和:过去我们民营企业不能干的项目,现在我们民营企业可以干。这样的话我们民营企业就可以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航天事业、核工业,在这个领域能够发展。
  如果说金玛硼业是将“学和研”请进来,那么同样是民企的富鼎碳素公司则是“走进”学和研。企业先后安排10多名技术工人到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碳纤维加工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富鼎的技术人员自主取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的碳纤维新材料产品在军工、化工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大连富鼎碳素装备公司董事长曲振征: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对接,起码大家有共同语言。我们厂的技术人员由过去就是干活。周而复始的干活,变成可以拿项目,可以搞研究,如果是我们民族企业都走这条路,就是走一条发展的捷径。
  目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先后与我市民营企业在大飞机部件、数字化智能装备、纳米技术等多个新技术领域展开了产学研合作,部分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逐步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