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 共享发展
“十三五”时期,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缩小收入差距、大病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许多“民生红包”,让人们看到新时期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信心与决心。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意味着从面向整个群体的普惠深入到了对每个个体的具体关照。也就是说,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已不仅停留在发展成果的单纯供给,还要将发展成果给个体带来实在的效用。
当然,共享不光是理想,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支撑。过去一年,多项重大民生领域政策密集出台。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社会救助,从促进教育公平到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民生短板治理提速、马上就办,使得人们对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社会可感、可期。
要做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投入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纵观今年各项民生改善目标,其中不少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如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做好去产能中的职工分流安置等。唯有进一步开源节流,才能保障民生支出的可持续性。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贫困人口规模还很大,民生改善任务依然很重,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不小。要解决民生领域突出的矛盾和难题,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精准发力。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就业创业。这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针对创业大学生群体,要鼓励更多高校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将创业导师们请到课堂上来给学生们传授创业经;而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则需要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托底帮扶,加强就业援助,完成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一个五年规划一定会让理想照进现实,给人民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人们拥有满满的获得感。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