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史上第四热 地球持续“高烧”不寻常
尽管各机构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结论一致:无论陆地还是海洋,过去四年的变暖程度都“非同寻常”。
2019年-2023年可能“更热”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说,2018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约为14.68摄氏度,比1850年至1900年的工业化前基线高出近1摄氏度,是有气温记录以来的第四热年。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温度的长期上行趋势远比个别年份的排名更为重要。过去22年中,有20个史上最热年。该组织在报告中指出,这是持续长期气候变化的一个明显迹象,而持续长期气候变化与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相关。
2015年达成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而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数据,过去四年的年全球平均气温均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摄氏度。
英国气象局则发布预测说,2019年至2023年可能比过去四年还要热,其中至少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将有10%的概率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将提前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限值,因为相关评定标准是把30年平均温度拿来做评判,但这一结论足以令人忧虑。
北极海冰融化影响天气模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去年10月发布报告指出,如能实现“1.5摄氏度”控温目标,相比“2摄氏度”目标,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由高温、雾霾和传染病所致患病和死亡人数下降;失去栖息地的脊椎动物和植物数量少一半;全球大部分珊瑚礁得以幸存;经常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人口减少大约4.2亿,遭遇异常高温天气的人口减少6400万……
专家普遍认为,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因,而这又导致热浪、飓风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近期经历严寒天气并不能否定气候变化的大趋势,更无法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提供理据。
“美国东部的寒冷天气肯定不能否定气候变化。”塔拉斯指出,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北极海冰的大量融化正在影响北半球北极以外地区的天气模式,美国等国家的严寒天气可能部分与北极剧变有关,所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适应措施应成为全球应对措施的重中之重”。据新华社
原标题:去年史上第四热 地球持续“高烧”不寻常
- 聚焦新质生产力 喜看浙江民营企业的突围
- 宠物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多家头部
- 区领导调研重点科技企业
- 创新淬炼“硬核”实力 温州龙湾企业破浪
- 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重庆开展对接会助推企业“智改数转”
- 27年,这家企业实现“扎根济南、立足山
- “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
- 沾化:“软服务”筑牢企业“硬底气”
- 深圳真金白银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活水
- 中北高新区企业青洽会展示成果
- 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16家入驻企业点赞!安顺高新区这家
- 60多家中国企业亮相挪威海事展
- 欧洲电池展参展企业:美关税“不确定性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2+7”产业体系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中
- 区领导走访外资外贸企业
- 送法进企业 护航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