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庆故宫90周年院庆 多个镇馆之宝齐亮相
苏轼的《寒食帖》为其存世最佳书迹。
据台湾《旺报》报道,两岸故宫共同庆祝90周年院庆,端出不少“镇馆之宝”,书画展品上各有亮点。随着北京故宫《清明上河图》撤展,“石渠宝笈特展”的第二期由冯承素摹的《兰亭序帖卷》接棒;台北故宫则有同样展现出帝国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大画《京杭运河图》,以及苏轼的《寒食帖》。
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再回库房休息10年,为送别珍品,据报导,光是11日,“石渠宝笈特展”的展区共接待观众4800人次左右,闭馆时间延至隔日凌晨4时;之前这批观众甚至是排上13小时的队,才能一睹《清明上河图》风采。
赴台的北京故宫副院长娄玮指出,北京故宫的限量政策,在这次十一长假看来算是很成功,但为了《清明上河图》而大排长龙,甚至出现“故宫跑”,实与观众的观画时间成正比,民众都想在画前多看两眼,排队的人也就只好多等一等了。
台北故宫为庆祝90周年院庆而规划的“天保九如”特展中,则不遑多让地展出《京杭运河图》,详绘出全线的山脉、河流、湖泊、湾岸等自然地貌,以及沿线的府县城镇、名胜古迹、军营、船舶等人文景观。
据研究员卢雪燕考证,绘制时间应在清康熙37年至雍正元年之间,提供了清代前期运河沿线自然环境、城镇变迁的历史信息,在艺术性与学术价值上都十分可观。
台北故宫所藏《京杭运河图》结合传统山水画法与写实的观测视角。
北京故宫在《清明上河图》撤展后,接棒的重点展品为唐代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帖卷》。《兰亭序》相传为王羲之与当时的老少群贤集会后,替所得诗集作序之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全文324字,重复的21个字各不相同,各有风韵。据传王羲之酒醒后曾重抄几遍,却始终不及原稿。
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据传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而藏于昭陵;另一说则存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干陵中,更为此作增添传奇色彩,但真迹至今杳如黄鹤,下落不明。而众多摹本中,最富知名度者便是冯承素所摹的“神龙本”,此本将若干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摹写细腻,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存真性。
后人视为苏轼存世最佳书迹的《寒食帖》,其后还有黄庭坚的跋语,双美并俱。过去展览此卷时多半为苏、黄两人书迹分开展出,这回则首度全卷展开。娄玮指出,随着北京故宫将展区扩大至65%,台湾的故宫南院又将在年底启用,展区空间大增,未来两岸故宫在数字展的交流,可望更加密切。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