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钟南山院士:推动医疗科研成果转化与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研进
5月26日,2016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在广州召开。作为“创响中国”巡回接力的活动首站,本次大会集中展示各地近年来双创活动的主要成果,持续营造浓厚双创氛围,打造双创热点,传播双创理念,释放全民创业创新潜能,激发全社会双创活力。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科技进步、迈向科技强国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本次创交会的启动仪式上,新华网专访了我国著名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钟南山就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网专访,详谈医疗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问题。
钟南山院士除了研究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之外,也长期从事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研究。钟院士称,很多老百姓对这一疾病并不熟悉,往往到了出现明显的气粗、气急才来看病,而这时候的肺功能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针对这一严峻情况,钟院士及其团队首次用实验的方法以及流行病学证实在农村地区燃烧柴草(生物原料)做饭烧水,是造成女性患慢阻肺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谈到对于慢阻肺疾病的治疗时,钟院士说:“首先,我们通过九年的努力,在农村地区改造生物燃料,采用垃圾生产沼气替代柴草。同时改善厨房的通风,使得慢阻肺患病率尤其是妇女患病率明显降低;第二,我们发展了一种含有硫氰基的抗氧化剂药物,能够很明显地使病人的急性发作减少,并达到与国外一些传统的药物相似的效果,而价格只相当于国外药物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这种治疗方法目前也已经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慢阻肺的防治指南中”。
无论对于疾病的预防还是治疗,相关科研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样值得重视。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在目前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上也取得了相应进展。针对如何更好地转化科研成果,钟院士谈到:“科研成果的转化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如今很多的科研人群常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作为最主要的一个成果。虽然这可以在一个层面代表了相应的成绩,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个理念是需要改变的。真正的创新,是说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发明或新的技术,同时能够应用于实践。对于我们来说,搞医药工作,就要应用到临床实践,能够在疾病预防治疗防上真正起到了效果,产生了社会效益或者是经济效益,这两个加起来才叫创新”。
钟南山院士已80高龄,但始终不遗余力致力于疾病防治相关研究的科研教学工作。对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他相当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并不热衷于一定要引进已经成名的或者说已经在某些方面很有成就的人,只要我们的政策以及各个方面给一些年轻的人才比较优惠的待遇,我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够脱颖而出。所以对创新的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在专访的最后,钟南山院士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我们要在在自己队伍里寻找一些有动力、对新生事物一直有好奇心的年轻人才,这是我们最关注的对象。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这些人很快地脱颖而出。而我自己的体会也是,现在有一群3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是非常有潜力的,我对这些人抱有最大的希望”。
作者: 科技前沿大师谈 [责任编辑: 钱琪莹]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