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访谈(下):陶瓷的魅力,脆弱和永恒
2015年夏, 法国艺术媒体《Art Media Agency》的记者Pierre Naquin在巴黎Françoise Livinec画廊采访了中国艺术家白明,话题涉及艺术、文化、陶瓷和教学,Françoise Livinec参与访谈。以下为采访文稿,译者:陈梦雯。
2009年法国瓦拉勒兹白明陶艺展览现场
陶瓷的魅力,脆弱和永恒
《青山仁爱》
我想,绘画的语言和造型应该融合,而不是凌驾在造型之上。当我把绘画的语言和造型融合时,我发现,我越来越自由了。正因为她是空间的形体,我把陶瓷理解为“空间的绘画”,她和“平面的绘画”完全不一样。而且这个“空间的绘画”还要考虑到光和影的变化。例如一个瓶子,上面亮,下面一定会相对暗,正面亮,反面就相对暗。而且我认为在陶瓷上绘画,不能只给人看你认为最好的一个面,而是要360度都给予美感。当把这些因素都赋予陶瓷时,我的风格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我的作品都基本上不需要挑选角度:放在任何一个位置,只让人看到“最光彩的一面”,而是任何角度陈设都是成立的。就像空气和阳光,你可以在户外享受,也可以在户内体会。
《苇风吟》
我认为自然给的灵感是生命的意义,我认为陶瓷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启迪就是她安静地在一隅,却源源不断地传递生机勃勃的气息给予看到她的人。而且你会觉得喜悦,有活力,甚至是青春。但是她是安静地述说这些。
2013“白明——茶墨”巴黎展现场
P.N:您同时还是教师。对您来说,教授技巧还是传递理念?
白明:我做老师不是要我的弟子像我,或者传承我的审美。我觉得作为老师,我最大的荣耀,是建议或者是引导我的学生多角度地看这个世界。
P.N:您以前的老师也是这样吗?他们的观点是比较传统还是非常开放?
白明:我当时的老师非常传统,时代不一样。我也很受益于他们的培养,他们培养了我对陶瓷的忠诚和情感。我的体会是:陶瓷最大的魅力,艺术家和陶瓷之间关系最忠诚的那一点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他们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不同的可能性。这可能是我和前辈不同的地方。作品和艺术家之间,永远是最单一、最私密的“一对一”的关系。
2015年与学生一同布置本科毕业展览
P.N:您有好的学生吗?您满意吗?
白明:当然有。在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我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学生不知道他让我学到很多。
记者: 能谈谈您最近的展览吗?
白明:今年夏天在韩国首尔有一个展览。明年3月在美国有个个展。
Françoise Livinec :您的瓷板画参加了今年在法国布列塔尼举办的“冲破屋顶”当代艺术展。瓷版画,您是当作绘画作品来创作的,还是作为陶瓷作品来创作的?
“冲破屋顶”当代艺术展 白明参展瓷板画
白明:是陶瓷绘画,这两者要放在一起。和一般的绘画不一样,这类似于我们用棉布、丝绸或者皮毛制成的衣服,气质是不一样的。陶瓷具有永恒性,但是她非常脆弱。这种永恒和脆弱的融合,这是她高贵的特质。在我的作品中,这种特质并不具体。每种质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反应。所以我不可能在光滑的瓷面上仅仅画得像油画、像水墨或者像水彩。所以我的小瓷板,你会发现不是油画,或者是水彩可以达到,她属于瓷的语言。材质不同,技巧就不同。用油画的方式,或者水墨习惯的方式,出不来效果。最关键的是,有一部分颜色,是在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的效果,再熟练的陶艺家,都不能完全控制他画的样子和烧制之后的样子是一致的,陶瓷,总有一点意外,这是艺术家不能控制的,这就是我特别着迷的。
访谈中的白明
....................................................................................
完
文章整理自访谈录音
译者:陈梦雯
- 企业加速“本土赛道”突围打造“国民爆
- 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