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了一方土 美了村里人
地处太行山的河北省涞水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已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麻核桃,引得人才归,摘掉贫困帽。夏天一颗颗“小青果”,到了秋天就变成沉甸甸的“金疙瘩”。全县农民每年卖核桃收入共3亿多元,10万多农民靠小小核桃脱贫致富。
“过去老百姓靠山吃山,把麻核桃树砍了烧火。现在靠着麻核桃,用上液化气,住进新房,日子越来越好。”河北涞水县麻核桃协会会长于永超从小在涞水县上车亭村长大,说起当地的变化,感慨万千。
涞水地处太行山,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有野生麻核桃树,麻核桃皮坑坑洼洼,又硬又厚,核桃仁只有一丁点。如今,涞水发展麻核桃8万亩,辐射全县15个乡镇。麻核桃成为县里面积最大的特色经济林,在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同时,还提高了全县森林覆盖率3个百分点。
护好一棵树
留下一片林
从当柴火到做商品,人们逐渐转变观念,爱护、研究麻核桃
当地农村祖祖辈辈习惯了烧柴火做饭、取暖,有的农民就砍麻核桃树当柴火。一些麻核桃树长在地头,村民嫌树挡了庄稼的光,还占地方,于是抡起斧头随意砍伐。
上世纪80年代,县林业局技术员王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知道,麻核桃是涞水一带的特有树种,麻核桃不能食用,但可以把玩,以前很多人喜欢“耍”核桃。“把树砍了,树种也可能断了!”王泽经常和于永超的父亲一起上山寻找麻核桃,希望保住老树,留住苗子,保护树种。
后来,他们在板城村附近山上发现两棵麻核桃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合抱住,估计树龄有几百年。历经刀砍斧剁、野火侵扰、病虫相害、风霜雨雪,树干已开始朽了,所幸一些旁枝长得很茂盛。
他们采了五六根枝条,嫁接到于家门口的普通核桃树上。1988年,嫁接麻核桃树开始挂果。后来,于永超挑了10多个麻核桃,跑到天津去卖,遇到了几个爱玩麻核桃的买家,每个2元买走了。接下来每年秋天,就有天津人辗转跑到于永超家买麻核桃。“他们觉得好玩,麻核桃结得少,就论个卖,每个给三块五块,当时能买好几斤吃的核桃。”于永超说。
王泽在县林业局家属院的核桃树上嫁接麻核桃专门做科研用。去世前,他仍念叨着:“保住苗子,就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林子……”
那些年,于家父子经常上山,找来不同品种的麻核桃,给家里的核桃树“接穗儿”,一棵树上长出好多个品种。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也到涞水找麻核桃树,引导农民一起保护当地这个难得的特有树种。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