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民宿的幸福账
傍晚,太湖边下过一场雨,空气清冷而湿润。
刚将一批客人送到附近的景区,宋琪明回到自家民宿,和大家打过招呼,便拿起手机,忙着对接又一批来客的行程和需求。
这里是江苏无锡市滨湖区和平村。小院内三层小楼,雅致的装修,跳跃的色彩,简约又时尚。恰是饭点,吃饭聊天、打牌唱歌、观景拍照的声音交织,显得热热闹闹。
“有景有茶有朋友,收入情怀都兼顾,就在自家门口,这样的生活多好啊!”宋琪明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小筑开业
宋琪明是土生土长的和平村人。这个紧挨着太湖的村子,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的马山半岛,曾经偏僻寂静,上世纪70年代初,才通过围湖造田与城市连接起来。为了富民增收,村里开过矿山,办过换热器厂、冷却器厂。
2007年宋琪明大学毕业,恰逢村办企业发展走上了轨道,和不少人一样,他选择了家门口“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在换热器厂从一线工人一路干到车间主任。不过,这名冲劲十足的年轻人却总念叨着出去闯荡一番。工作6年后,宋琪明转行到一家大型企业从事外贸营销工作。
像是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他去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拼出了销售业绩,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工作之余,宋琪明喜欢观察体验各地的风俗文化、住宿环境:“意大利的民宿,满是油画、摆件,很有艺术感;瑞士的民宿一般建在半山腰,有种怡然自得的乐趣;俄罗斯的民宿提供丰富的早餐……”
常年在外奔波打拼,家里条件改善不少,为了多些时间陪伴家人,夫妻俩决定回村安顿下来。
做什么好呢?附近拈花湾景区的开放带来了契机。经过调研,宋琪明决定开民宿:“还有比将‘诗和远方’与家门口的小康生活结合起来更美好的日子吗?”
说办就办。2018年,他与在另一家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妻子陈静怡双双辞了职。两口子投入积蓄,又向亲友借款,加上当地创业免息贷款共计200万元,将老屋翻建、装修。当年9月,他们家的“和平小筑”民宿正式开业。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